36像小孩子一樣謙卑歸回(馬太福音 18:1–14)|陳詠潔

加入好友

PDF档

5月16日(週五)靈修進度

 

【道與生命】36像小孩子一樣謙卑歸回(馬太福音 18:1–14)

 

【經文】1當時,門徒進前來,問耶穌說:「天國裏誰是最大的?」2耶穌便叫一個小孩子來,使他站在他們當中,3說:「我實在告訴你們:你們若不回轉,變成小孩子的樣式,斷不得進天國。4所以,凡自己謙卑像這小孩子的,他在天國裏就是最大的。5凡為我的名接待一個像這小孩子的,就是接待我。」6「凡使這信我的一個小子跌倒的,倒不如把大磨石拴在這人的頸項上,沉在深海裏。7這世界有禍了!因為將人絆倒;絆倒人的事是免不了的,但那絆倒人的有禍了!8倘若你一只手或是一只腳叫你跌倒,就砍下來丟掉。你缺一只手或是一只腳進入永生,強如有兩手兩腳被丟在永火裏。9倘若你一只眼叫你跌倒,就把它剜出來丟掉。你只有一只眼進入永生,強如有兩只眼被丟在地獄的火裏。」10「你們要小心,不可輕看這小子裏的一個。我告訴你們,他們的使者在天上常見我天父的面。(有古卷在此有11「人子來,為要拯救失喪的人。」)12一個人若有一百只羊,一只走迷了路,你們的意思如何?他豈不撇下這九十九只,往山裏去找那只迷路的羊嗎?13若是找著了,我實在告訴你們:他為這一只羊歡喜,比為那沒有迷路的九十九只歡喜還大呢!14你們在天上的父也是這樣,不願意這小子裏失喪一個。」(馬太福音 18:1–14)

 

【中心節】「所以,凡自己謙卑像這小孩子的,他在天國裏就是最大的。」(馬太福音 18:4)

 

【引言】謙卑,是屬靈生命的入口

 

門徒爭論誰最大,看似屬靈的議題,卻暴露了內心的驕傲與自我。主耶穌沒有批評他們,而是帶一個小孩子來,指出天國的標準不是地上的頭銜或表現,而是裏面謙卑的生命。慕安德烈指出:「謙卑不是一種行為,乃是一種生命的狀態——是認識自己在神面前一無所有的反應。」願我們回到孩子般的信心裏,進入天國的真實。

 

【C3靈修信息內容】

 

第一單元:【翻轉生命時刻】36「謙卑不是一種行為,乃是一種生命的狀態——是認識自己在神面前一無所有的反應。」

第二單元:【詩歌心語】36 謙卑像主 —— 回轉成為天國裏最大的「孩子」

第三單元:【道與生命】36像小孩子一樣謙卑歸回(馬太福音 18:1–14)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第一大綱:謙卑如小孩子,是天國的通行證(太 18:1–5)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第二大綱:不可輕看任何一個「最小的」(太 18:6–10)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第三大綱:父的心是尋找、不是丟棄(太 18:11–14)

第四單元:【恩膏敬拜禱告文】

 

【屬靈蒙福好習慣】

1.「會前讀經,會後交通」——靈修前在小家讀經、禱讀中心節、合流禱告;靈修後,以「神、人、我」分享靈修得著(請不要講道)。
2.「留言、點贊、轉發靈修信息」,到YouTube靈修信息點贊、留言,播放1分鐘後,再轉發到LINE或Facebook等,用自己的指尖點亮福音的光。